陈占山
北京大兴县长子营乡一位菜农,承包了村里的10亩地。他想变过去的种“常规菜”为种“精细菜”,便投资几千元建起了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。因为不懂技术,他便想去请专家。 他到人才市场电脑查询台前查询,但遗憾的是,“人才库”里只有“农林、畜牧、农机”等三五个人才储备信息,根本没有他所要的“田秀才”。失望的菜农一脸困惑:我上哪儿去找所需的人才呢? 这位菜农遇到的,实际上是一个乡土人才资源的开发与配置问题。目前,我们的农村人才总量不足,并且分布失衡。而留在农田上有限的乡土人才又游离于政府人事部门的视野之外,没有人对他们进行有计划、有组织的开发。 精细农业、特种农业、生态农业已在京郊农村逐渐兴起。现在适应新要求、懂得新技术的“乡土人才”的来源主要有:有家传特种养殖、种植技术的人;农校、职高、成人教育培养的农技人员;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专业技术人员;有一技之长的外地进京农户和城镇下岗人员。这些人及其技术的交流虽然日趋活跃,但主要是通过民间渠道。一旦民间渠道行不通,农民们就只好“望地兴叹”了。 专家呼吁:尽快建立京郊农村人才市场,编制乡土人才档案,形成能进能出、运用自如的乡土人才网络。